关于设计和人的关系,他们给出10种解读 | Design Matters 回顾
2025-11-17 14:17:13 福利中心比如研发跟营销,我可以把它理解成“面向产品的创意”和“面向市场的创意”,我更常接触面向市场的创意,今天分享一下研发方面的创意:
熊本熊之父水野学,发明了一个酱油瓶,这个酱油瓶最美妙的地方是倒完酱油放回去的时候,最后一滴酱油会吸回瓶子去。我们每天都用酱油,几乎大家都曾因为挂在那边一滴的酱油而觉得尴尬。于是,水野学从市场的痛点,倒推成研发上的创意。
进入工业4.0时代,我们可以吸取过去工程师所积累下来的知识跟经验,不再重蹈覆辙,从解决“那一滴尴尬的酱油”开始,做一些新的设计和创新,而这种创意的精神是值得不断被培养和探讨的。
情感价值对于广告来说的重要性
↑ 徐泽辛,真名阿同,misCube 创始人&总经理
我和团队在2012年成立misCube,希望通过打造品牌,帮助品牌去适应年轻人的文化。我的工作涉猎更多营销和广告的设计,我发现情感价值在营销领域逐渐变得重要,甚至开始成为营销手段当中的主流。
比如这个视频,它不一定是个好作品,但是能在足球圈里被小范围传播,因为它能引起一部分球迷的狂欢感,让他们有了归属和认同感,这是专属于他们的空间和圈子。
为什么广告越来越“情绪化”?情绪化在我的理解里是通过制造一个符合你目的的象征性冲突,将内容包裹在一个泛文化场景中,转化为说服观众的隐形动力。
传统的信息对于用户来说是静态的,可以直接输出给用户;在当代互联网中,信息是具有流动性,不再直接接触用户。有人提出“整合营销”,然而考虑到性价比,大家会发现情绪化的广告还是有优势的,它不被噪音干扰,却也能直接触达用户。
作为一个广告设计,情绪本身没有对错,但其背后会折射出许多三观,所以我们在处理广告情绪的时候也会特别谨慎和小心,以免它背后的三观会影响内容立场,我们希望能够发挥让人感到开心快乐的内容,不要传播错误的三观。
从创作兴趣到价值张力
↑刘滨BINL,KASAKII所长,视觉工作者和城市探险爱好者。
我们团队LOGO是蘑菇和蘑菇云的组合,蘑菇是孢子的代表,通过孢子无限分裂,代表创造力和生命力;蘑菇云是原子爆炸的印象,是张力和冲击力。
我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发现,让自身元素进入到这个作品之中,赋予作品一个价值,是更有意义也更有互动性的一件事。
于是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会将用户作为作品中的核心元素:1 创作简单而惊喜的创作环境给用户,让他们不止是一个接收者,而是一个创造者;2 “范式解禁”,只用做自己。提供属于自身的东西,参与进来。
这样能让用户在整个过程,从单向的接收者转变成创作者,甚至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也会去影响作品:
在520的那个节点让用户以爱及乐高的名义,做一个告白。这个项目背后有三大目标:“启发用户”,让用户在送礼的时节想到乐高,通过乐高传递爱,提升品牌价值;“拉新”,通过营销裂变,让用户知道这个事件,把流量导入小程序端或者是用户端;“O2O营销目的”,疫情大背景让很多朋友无法见面,于是我们通过乐高元素创建虚拟形象进行合照,以此表达爱意,传递信息。
在520这一天,用户可以在乐高的世界里跟各种亲朋好友传递他们的爱意和情谊,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告诉用户。传递爱意的方式和时间是不受限制的,创意设计,是给用户创造一个自由开放又温暖的表达环境。
循环经济中的设计价值
↑ Vans 张怿,TRASHAUS 乐设科技创始人&CEO
TRASHAUS于2018年创立,很多人都问我创业做什么,我说我在做循环经济,在做创新,接着大家问我循环经济是什么,我说我在捡垃圾,就是变废为宝。
2018年我全职开始从事“垃圾”行业,我们在不断尝试、设定目标,尽管并没有完全理清当中所有问题,但我们为整个设计系统设定了三个原则:
第一,我们要处理哪些垃圾?经过重新思考,我们不想定义为整个循环经济里面或者是化工行业里的那些PP、PS、PE、PET等,我们想把它确定为可口可乐瓶子、外卖餐盒,或喜茶杯子。如果一旦进入到我们的体系里面,这些带有品牌流量,也有大家共识的标签,这是我们锁定的目标。
第二,99%的回收材料加1%的灵感。我们会尽量使用回收材料,但无法做到百分百,因为全部使用回收材料在技术层面上是很难的。其次我们会在这件事里加入它应有的价值,当这个设计和创新是有价值的时候,它才能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三,场景到场景。品牌很难在自己的场景里找到闭环,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也希望把所有信息进行整合,找到其中价值,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2019年,我们帮助喜茶搭建“回溯方案”,用集中高效的方式回收喜茶杯,通过编排路径,做到真实上门和记录,将这些回收材料制作成文创产品。
关于循环经济,最终还是要落到实际且合适的场景里去做,而设计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关于这一点,我们将会不断探索研究。
设计支持更多生命的设计
↑ 杨致远,旧好商店的联合创始人,环境杂志《CCC》编辑
接下来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自问自答:
什么是设计?
“疑惑和解答”,旧好商店就是一个设计,我们以一个商店为载体进行消费教育,我们认为通过消费进行消费教育,是我们能想到最好的方式。
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消费教育?
2019年上半年,我们充分意识到了环境危机的紧迫性,发现其实消费主义是造成今天环境危机背后的核心问题。于是我们通过消费进行消费教育以商店为一个载体,提供一种特定的价值观下的消费。我们把它看作是一种对现有手段的优化,或者是消费条件的一种改善。
我们商店是全球范围的选品,基于这十条选品标准才延伸出来一个类别一个选品,这也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我们商店从2016年到现在,大量的商品仍然在架。
什么是好设计?
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你的设计力所能及地回应我们现在身处的时代,我认为想这样做,或者已经在这么做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
什么是可持续?
“新陈代谢”,比如黑川纪章设计的建筑。黑川纪章在设计方案中用新陈代谢中循环生长的生物属性。如何更加自然,如何让建筑可持续成为建筑学重要的目的。这些小屋子的单体,包括墙面、屋顶等等都是可替换的,当你在设计一件作品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作品及其每个部分的生命周期。
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
1 请你购买更好的产品并减少买量;2 请长久使用那些你拥有的产品;3 找到购物以外的事情可以去做。能进行这样的商业实践,还活到现在,我认为就是胜利。
设计师可以做什么?
“设计支持更多生命的设计”,在我们进行设计创造的过程中,尝试去人类中心化的思考方式,抛弃人的特权,平等地去看待人和非人类的各种形式。
除了设计你还想发展什么?
这也是我想问大家的问题。我现在的答案是:我更在乎“生命共同体”,你通过设计去保护更多非人的生命,并且支持他们的存在,这是我想持续发展的东西。
设计,为社会创造更好的生活与体验
↑ 朱斌,字节跳动,企业服务线 · 上海研发中心ESUX负责人
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用户体验,是指用户纯主观的感受。基于这个定义,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间用户永远是对的, 用户不会用我们的产品,一定不是用户的问题,而是因为产品不好,不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第二想讨论“信息”,它也是数据,数据带来的分析的方法。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干扰,一个信息从它信源的产生到接收中间会产生非常多的步骤和过程。最后导致发出和接收方往往有很多偏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互联网产品没有办法准确提供相应的用户体验和服务。
在数字时代,我们希望通过纯理性的数字计算,给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字节内部就是基于直觉化思维进行用户体验的设计和产品设计;同时,我们也要基于精准的ROI评估,计算设计和产品的投入产出比,最后,我们的创新一定是基于ROI为正的前提进行,这也是我所谓的“创新的价值”。
我们不断地探索和优化,保证飞书这个产品也在符合我们的原则前提下,相应地迭代下去。
特赞 Open Day从创意和产品,探索设计更多的可能性
在我的观念里,设计只有一种价值:洞察问题与解决问题。
↑ 李元杰,特赞设计顾问
我曾经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的社会调研课程中,在上海松江农村进行科普调研。我访问了20户农户,其中一个问题是:你觉得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还是太阳围绕地球转的?
结果20户农户里面有19户农户都答错了,他们觉得太阳围着地球转;只有一户农户答对了,他们是靠猜对的。
通过这样一个样本,我觉得,我们以为那些可能和我们价值观、社会观和基本知识都相似的人,很有可能和我们有着天差地别的认知。
我们在关注经济,关注商业,关注科技的同时,有没有认真关注我们的“人民”呢?
当我们互联网迅速发展,用户认知跟不上大潮流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从中我们会发现怎样的机遇?应该有怎样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帮助用户和消费者?
在我的观念里面,设计只有一种价值,洞察问题与解决问题。我认为,设计价值的核心是:首先,我定义问题——成为谁、对于什么、有怎样的困扰。所以我们可以把问题和价值等同起来,你解决了大问题,就提供了大价值;解决了小问题,就提供了小价值。
设计应该追求的本质:美、善良、效率。
↑特赞想象力实验室,潘潘
美:无论社会文化如何变迁,人们对于审美始终抱有积极的向往。设计不是艺术,但它在某些程度要比艺术更追求美的表达。
善良: 初级的设计讲体验,高级的设计讲故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会教育着用户,传达正向积极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始终是设计师应该奉行到底的职业准则,这种设计师的自我检视便是善良。
效率: 既然是商业行为,就无法避免雇主在交付上的各个细节的要求,如何让交付的作品体现它最大的价值,必不可少的需要更高的执行效率。
设计如何跟技术一起发生作用?
↑ 特赞想象力实验室,Airy
一张主视觉、一场活动、一个时间表、一个知识结构、一个管理系统,或是一个社会体系,这些都是设计可以发挥的作用。
它如何在技术中发挥作用?我认为科技和设计的关系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驱动力和系统的关系。
罗伯特格鲁丁说过设计对能量进行塑性、规范并引导,使力量能够有条不紊地发挥作用。这家公司让我看到:把设计创意作为主要的内容产出,也可以设计出试配生产力发展的数据生态系统,帮助促进行业升级甚至变革。
设计是表达想法和解决问题
↑ 特赞产品设计,魏启龙
很早之前一段时间有很多声音讨论纸媒会逐渐式微,传统水墨艺术并不适应这个像素时代。于是我诞生了一个想法,做一个新类型的设计,它是交互的、数码的山水,却保留了纸张的触感。
于是这个作品——Trace“人机互动中的中国山水意象”就诞生了,这个东西是可以交互的,需要和用户一起完成的作品。它很传统,但没那么严肃。在那个AI还没这么火的时候,我尝试去造这样一台山水画机器。
我不觉得设计非得有一个具体形式,但设计一定要表达你的想法,解决你想解决的问题。
设计与人、设计的多元价值,都是永恒话题。在工业化4.0的今天,我们对这些问题有各自坚守的答案,随着时代变化,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和新的思考。讨论和分享,让我们迭代解决方案,最终,我们将通过设计,达到对人类友好、对环境友好、对自然友好的美好愿景。
欢迎扫码前往特赞官网
查看并下载更多📔 现场干货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整场活动视频回顾,下载更多资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